道教之音专访: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
道教之音记者采访北京白云观监院李信军道长
对白云观监院李信军道长的采访,完全是出于偶然。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深秋的北京已经寒意很重了。因为之前并没有和李道长提前预约过,更不知道李道长此时是否正忙于事务。记者在敲响李道长的门时还曾一度犹豫,如此莽撞的行径究竟会收到什么样的采访效果。当听到记者自报家门后,李道长的热情打消了道教之音记者心中的疑虑,我们的话题也随之展开。
——记者按
职位都是虚的,唯有做点实事才行。
这次采访,最绕不开的主题便是李信军道长白云观监院的这一职务。作为全国性的十方丛林,白云观对道俗人等有着别具一般的意义。能够坐到白云观监院的位置上,这背后怕是也要历经多年的苦修。李道长没有去谈自己当初出家修道的缘由,那一切的往事都早已经随风散了,在他眼中只有这一道观以及道众人等。安心做好当下,不图虚名实位才是真修行。
记者:李道长您好,在宫观内的职位名称上,有很多人并不很清楚区别在哪里。您是白云观的监院,能否简单谈一下方丈和监院在概念以及职位上的不同?
李道长:方丈的名号自古有之。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便是方丈之地。身为方丈,要做到心不外游,身不外出,方丈也多是十方丛林的宫观中才有的称呼。而监院,便是宫观中掌管一切事务的人。几千年来佛道融合,因而也像是很多寺庙一样俗称住持。
记者:方丈和住持的称呼最早是起源于佛教还是道教?
李道长:这个历史已经过于久远了,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去考察。这两种称呼多年来在宫观寺庙中一直并存,实则是道佛两教相互融合的一个结果,更是中华文化自身发展而致。
记者:提到佛道两教,人们往往会对道教以及道士有许多误解。就像是电视剧中的形象一样,留在世人观念中的道士多是能够飞檐走壁、武功盖世的人。
李道长:这就要和当下的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了。出家修行的人会一些武功也是应该的。道家讲究“武”,一则强身健体;二则古时社会动荡,教武习武的风气盛行更可以保得自身安危。到了当下,不论是否是出家人,多练练太极云手等,也有着一定的养生功效。
但要是因此而把武功和影视剧中的大侠联系起来就有些偏颇了。这还是因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造成的。
记者:白云观是十方丛林,可如今各地宫观中唱诵的经韵却大不相同,李道长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李道长:这多是出于各地不同的需要,没有好坏之心,只要是虔心供养,不在乎法门上的差异。
记者:作为白云观的监院,李道长您感觉身上最重的担子在哪里?
李道长:职位都是虚的,唯有做点实事才行。监院也仅仅只是一个名号,但身在其位就要真真正正地做出一点事情。白云观的宗教活动比较多,每年对外交流也不少,这些都是需要去操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把担子看的太重,一点点去做就好了。
宗教是一种引导,之后才能有信仰。
在谈到当下道教式微的现状时,李道长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尤其是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人心冷漠,更激起了究竟什么是社会公德心的拷问。李道长借此机会,向记者讲起了自己曾经在北京政协会议上的一次经历。
记者:相比起佛教,道教在现今社会中有些式微,李道长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李道长:这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社会大众不能够真正认识道教以及道教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更大的原因是在于我们自身。如今社会宗教信仰的大环境并不理想,宗教中更有不少勾心斗角的行为。想要弘扬道教以及道教文化,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所谓自度度人,连自己都做不好,也就只能沦为骗人的行列了。
记者:然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许并非一两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比如小悦悦的事情。
李道长:小悦悦的事情确实值得反思。遇到这等事情,如果我们出家修行的人再不站出来表明态度,那还谈什么修行。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若每个人都有了这个警醒意识,总有一天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大成就。
记者:可是有不少人对宗教是存在偏见的。
李道长:宗教是一种引导,之后才能有信仰。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各种劝善书以及修行者的身体力行来引导社会大众,使其认识到宗教不等同于迷信,是有更深的文化在其中的。白云观结缘书发放处有不少好书,信众们都可以带一些回家慢慢阅读,重要的是吃进肚子中。你们道教之音的网站也可以多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这同样是弘道的一种方式啊。
记者:谢谢李道长的指导。我们也一定会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
李道长:这是对的。也希望你们网站能够越办越好,真正发出来自道教的玄音。
记者:谢谢李道长,也祝李道长身体康健,为道教做出更多成绩。
后记:记者离开时,又有一行人等前来拜访李道长。李道长在如此繁忙的空档能接受道教之音的采访,这让记者十分感动。回首再看白云观,纵然身处闹市,只因有着监院李信军道长的这一番言语,也显得云深水静了。
本期记者:李嗣达 图片来源于白云观官方微博